《早安新聞 x 一口經濟學》國際政經課 第四堂:強勢貨幣與匯率
(00:00:14) 什麼是美元霸權?
Charles老師解釋美元霸權的四個主要含義:
1) 作為貿易結算的最常用貨幣
2) 作為多國儲備貨幣
3) 在資本市場交易中的首選
4) 美國印鈔發債的特權。
例如:石油、天然氣、糧食等大宗物資的國際貿易通常以美元定價和結算,形成所謂的石油美元系統。全球儲備貨幣中,美元或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佔比超過 60%。
(00:03:44) 美元霸權是怎麼形成的呢?
美元霸權的歷史,始於 1940 年代的布列敦森林體系(Bretton Woods system),該體系將美元與黃金掛鉤,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。1970
年代尼克森總統終止金本位後,美元逐漸成為本位貨幣。強勢貨幣被定義為一種相對概念,取決於其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和接受程度。強勢貨幣通常來自低通膨國家,且與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可信度相關。
(00:07:56) 匯率與央行的關係
匯率對於貿易為主的開放經濟體(如臺灣、新加坡)至關重要,因為匯率波動會影響進出口。而在總體經濟學中的 「不可能三角形」
理論中,也就是「固定匯率」、「資本自由流動」和「獨立的貨幣政策」三個目標中,一個國家最多只能同時實現兩個。臺灣的匯率政策被描述為部分干預,並非完全固定。
(00:17:31) 美元貶值的影響與美債的地位
美元大幅貶值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,包括全球資產重新估價、進出口受影響以及全球央行和金融機構受到衝擊。儘管美國債務高築,美元仍能維持其強勢地位,原因包括信任、規模和缺乏替代選擇。美債被視為最安全的避風港,且其規模龐大,流動性強。
(00:22:31) 為什麼非美國陣營國家嘗試去美元化?
非美國陣營國家,例如:BRICS 開始努力推動去美元化,試圖建立獨立於美元和 SWIFT
系統之外的體系,這些努力主要出於政治考量,旨在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和避免潛在的制裁。
(00:27:33) 穩定幣的運作機制與數位人民幣的比較
穩定幣的運作機制——用戶可以用一美元購買一顆穩定幣,並隨時可以將穩定幣兌換回一美元。穩定幣的優勢在於便捷的國際匯款,規避了傳統銀行的手續費和時間延遲。穩定幣與數位人民幣的概念不同,數位人民幣由央行發行,具有可追蹤性,而穩定幣則是由商業銀行發行,並以美元儲備作為支撐。
(00:32:34) 美國通過穩定幣法案的原因
美國通過穩定幣法案的原因,包括來自中國數位貨幣發展的壓力以及對 Meta 等公司發行穩定幣的擔憂。美國通過該法案旨在對穩定幣進行監管,防止洗錢和非法活動。
(00:37:30) 個人理財——分批換匯策略與匯率趨勢判斷指標
針對個人與匯率之間的理財策略,建議採取分批換匯的策略來平均成本,降低風險。長期來看,可以關注各國央行的升降息趨勢,以及參考三個月或一年的匯率趨勢圖。升息通常會導致該國貨幣短期升值。
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
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留言區